初夏时节,驱车临洮城乡大地,洮河两岸绿意盎然,这边刚欣赏完东川千亩梨园如云似雪的花海,那边曹家坪的牡丹也已竞相绽放、姹紫嫣红,从岳麓山到洮河国家湿地公园,从南屏山到马啣山,处处山清水秀,绿意盎然,如诗如画……一幅绘满乡村振兴和高质量发展的多彩画卷令人赏心悦目,流连忘返。
【资料图】
近年来,甘肃临洮县秉承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理念,深入实施“生态立县”战略,坚持生态优先、绿色发展的新路子,持续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绿色发展。
清晨,迎着朝阳站在南屏镇雨洒村“陇中地区生态保护与修复重点项目”造林点的山坡上,一排排新栽植的油松长势良好,在从山下运送上来的清凉河水浇灌下,枝叶更加精神起来。自四月份以来,参与义务植树的干部群众肩挑手扛,已经把绿意铺满了整个山坡。
南屏山距临洮县城35公里,因山势高如屏障而得名,是临洮县重要的生态屏障,也是洮河非常重要的水源涵养区。南屏镇雨洒村造林点平均坡度在30度左右,有的地方甚至接近45度。在陡峭的坡面上挖坑、运树、栽植、培土、浇水,需要花费大量的心血和体力。
“种树的时候干部群众一起上,树苗都是传上去的,人提不上去,这个坡太陡了!”南屏镇群众贾慧玉说,经过植树造绿,这些山坡坡的变化还是很大的,能看出来。
“去年,我们的干部和群众一起,在马啣山手提肩扛完成了马啣山生态修复等工程造林任务6万余亩。今年我们在同样艰苦的条件下实施陇中地区生态保护与修复项目,这个项目总共5万亩,现已全面完成人工新造和退化林修复任务。”临洮县林草局副局长祁亚娜说。
一年接着一年干,一棵接着一棵种。作为黄河上游最大支流流域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,临洮县切实扛起“上游责任”,誓把林木牢牢“钉”在广袤的山川梁峁。
自2019年开始,临洮县紧紧依托三北防护林、马啣山生态修复、陇中地区生态保护和修复、蚂蚁森林、义务植树等造林工程,实施造林绿化倍增计划,全力构筑了绿色生态安全屏障。
据了解,“十四五”以来,临洮县完成各类造林工程15.6万亩,义务植树810万株,通道绿化500多公里。累计落实各类林业草原建设资金2.05亿元。如今,全县森林面积达到38.7万亩,森林覆盖率达到9.05%,生态环境明显改善,“绿满临洮”指日可待。
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,有了绿水青山,也就有了金山银山。在刚刚过去的“五一”长假里,临洮生态旅游经济持续走红。
沿着风景秀丽的洮河国家湿地公园骑行,在钟灵毓秀的南屏山底下烧烤,在自然恬美的千姿岗景区划船,在岳麓山森林公园品尝原汁原味的农家食品,在曹家坪欣赏姹紫嫣红的牡丹……临洮人民在自己的家乡打开了度假新模式。
“以前,乡村环境差,一放假都跑外地去度假。但近几年来,随着生态环境和一些基础设施的改善,感觉咱们的乡村环境越来越美,空气也清新,还有各种农家乐和玩乐项目,不用跑外地也可以在假期玩得很开心!”市民王女士一边带着孩子漫步在滨河路,一边感慨着家乡的变化。
王女士说,自从洮河湿地公园建成以后,河水越来越清澈了,两岸越来越绿,在人行栈道上可以骑车,可以散步,晚上还有小夜市,比以前热闹多了。
近年来,临洮县在生态持续优化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旅游业,在大力推进岳麓山、南屏山、马啣山、洮河湿地公园等核心生态景区的基础上,着重培育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业,重点建成东川梨园、平长农业、太石水泉山庄、八里铺核桃园等120多家生态观光基地和“农家乐”示范点。
据统计,今年来,临洮县各生态旅游区共接待游客8.36万人次,实现旅游收入5500万元。
绿水青山带来的“绿色”优势开始凸显,甘肃临洮正在用生态产业开启一幅幅乡村振兴的新图景。(经济日报记者李琛奇通讯员赵晓花)
X 关闭
Copyright © 2015-2022 热讯机械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豫ICP备20005723号-6 联系邮箱:29 59 11 57 8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