X 关闭
(资料图)
实现“双碳”目标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,特别是生产领域的减碳,要坚定不移地推进。但减碳是一个系统工程,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,因此,必须摒弃急功近利的思想,在无数个细节上狠下功夫,以“积小流成江海”的理念,不断创新减碳方式,让减碳在循序渐进中走深走实。
减碳首先要有目标和规划。青岛污水处理系统就是通过目标和规划逐渐减碳的,他们确立了3年后电耗下降8%-10%,药耗下降10%-15%,逐步从资源消耗型向资源供给型转变的目标。在此目标引领下,在多个领域、多个环节持续创新,不断降低碳排放,以积小胜为大胜的方式,锲而不舍地把污水处理的减碳“阀门”越拧越紧。
有了目标和规划,才会有动力。减碳是一件异常艰难的事,如果连目标和规划都没有,没人会绞尽脑汁、费尽心思去琢磨怎样减碳、从哪里减碳。有了动力,还得有机制,要把研发减碳技术、创新减碳方式,与绩效奖励挂钩,以此形成人人想减碳、处处琢磨减碳的氛围。只有形成目标导向下的驱动机制,减碳才能成为每个人心中的念想,才能从每个细节上去寻找突破。
减碳要把技术创新放在突出位置。生产领域是我国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的最主要领域,当然也是技术创新实现减碳的用武之地。当前,尽管我国在绿色低碳技术方面取得了众多突破,但科技创新力仍然不强,关键领域的核心技术依然受制于人,技术的“空心化”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。因此,必须坚持创新驱动,攻克核心技术,破解低碳转型难题。通过自主研发和突破,减少对国外核心技术的依赖,从而实现自主可持续发展。设立低碳转型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重点专项,实施绿色低碳科技创新重大行动,狠抓低碳关键核心技术攻关,重点攻克气候变化、新污染物治理等领域的关键技术。只有在一项项关键技术上逐渐突破,才能逐步破解减碳的深层次问题。
减碳要充分运用数字化赋能传统产业绿色升级。青岛污水处理系统“智慧”曝气、“智慧”加药、“智慧”巡检、“智慧”消防等做法,就是靠着数字化的加持。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对城市绿色低碳转型、实施碳排放精准高效管理具有巨大推动作用,但是,数字化技术在很多领域的应用还缺乏政策性指导,导致目前的应用多半属于小范围探索。因此,各地在深化人工智能、大数据等新技术应用的同时,还要结合相关产业的具体情况规划全流程升级,让传统产业转向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。对全产业链进行数据采集和绿色低碳管理,构建各行业的数字化治理体系,建设绿色智慧的数字生态文明。由此,才能促进减碳事业进一步发展。 (本文来源:经济日报 作者:刘 成)
X 关闭
Copyright © 2015-2022 热讯机械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豫ICP备20005723号-6 联系邮箱:29 59 11 57 8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