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资料图片)
出口降速有所减缓,进口降幅扩大。2023年1-2月出口5063亿美元,同比下降6.8%,高于前值3.1个百分点;进口3894.2亿美元,同比下降10.2%,低于前值2.7个百分点;贸易顺差1168.8亿美元,同比扩大6.8%。虽然中国出口增速仍处于下滑区间,但是下降速度较前期有所放缓,同时读数略高于市场预期。这与1-2月PMI的新出口订单快速回升相吻合。
疫后出口回补和出海“抢订单”策略或是出口略超预期的主要原因。2022年11-12月,受全国各地区疫情先后达峰影响,生产及运输都受到较大制约,出口增速快速下滑。从各经济体进口增速来看,在去年11、12月份,其从中国进口同比的下滑明显高于整体进口的下滑,疫情冲击明显深化了2022年底中国出口的下滑区间。但2023年开年以来,国内疫情形势稳定,上年末受疫情影响积压的外贸订单也得以释放,从而助推了本期的出口表现。另一方面,去年末多数省市组织企业出海“抢订单”策略取得了一定成效,前期获得的订单也在本期开始释放。
在出口增速反弹的背后,其结构的分化更值得关注。虽然在全球外需走弱的背景下,中国出口增速大趋势下行,但在其中我们看到了对不同经济体的分化和部分产品(比如化工品、挖掘机等)的相对韧性。分国家来看,自9月以来,中国对美国、欧洲的出口开始快速下行。2023年1-2月,中国对美出口降幅继续扩大,同比下滑21.8%,对总出口拉动也由上期的-3.2%扩大到-3.7%。对欧盟出口表现小幅改善,但下滑幅度仍达12.3%。而在主要经济体从中国进口下行背景下,东盟、俄罗斯、拉美等国对中国的出口拉动仍然为正。
关注点1:对美出口的下滑不仅来自于需求的走弱,也来自于份额的下降。中国对美出口份额的持续收缩,或有两个因素可予以解释。因素一在于美国自身需求下滑和去库的影响,导致美国进口需求明显下滑。因素二则是中美博弈加剧使得中国对美出口不仅呈全品类下滑,还出现了份额上的下行。我们在《20230221-再探外需:衰退压力与中美竞争》中曾写道,中国对美出口降幅已超2009年,并且美国从中国进口下滑幅度远超从全球进口。从美国对亚洲经济体的进口变化来看,2022年9月起,美国从中国进口的下滑幅度远大于从日韩进口的下滑幅度。
关注点2:对东盟、俄罗斯、中东出口增速保持较强韧性。在对欧美出口增速持续为负的背景下,中国对东盟、俄罗斯以及中东的出口仍然保持较强的韧性,其中对这类经济体的挖掘机出口在过去两年明显增加,而挖掘机往往一国的经济周期有较强的相关性。中国对这类经济体出口保持韧性也有两方面的原因。一方面在于这类经济体往往为资源型经济体,受益于大宗商品价格的高位,其本身经济下行速度慢于欧美;另一方面,俄乌冲突后,中国与俄罗斯以及中东的合作更加深化,中国对俄罗斯及中东的出口明显抬升。
分产品来看,除燃料、化肥和钢铁外,其余商品出口皆明显下滑。本期燃料、化肥和钢铁及其制品同比保持一定的正向增长,但是该部分占总出口规模较低,对总出口拉动效果有限。而在核心出口上,机电产品本期同比-7.44%,较前值的-12.92%有一定增长,但仍是中国出口的最大拖累。此外,塑料制品、纺织鞋履和陶瓷的同比降幅较前值进一步扩大。机电产品细项中,除手机出口同比小幅转正外,其余出口均同比下滑。其中上期出口表现较优的汽车及其零配件和船舶大幅下滑,同比由正转负。
受出口影响,本期中国进口机电产品也大幅下滑,带动整体进口继续回落。本期机电产品进口同比-25.9%,相比前值的-17.5%进一步下滑,是本期中国进口的最大拖累。中国机电产品出口订单的下滑,减少了企业原材料的需求,机电产品在出口端的下滑相应传导至进口需求。而在大宗商品价格下行下,中国对能源和金属矿产的进口规模有一定增长。
往后看,结构性的出口韧性难以改变整体出口的下行。如前所述,此次出口增速好于预期有前期挤压订单集中释放,以及对部分国家出口保持韧性的影响。但往后看,由于欧美经济体仍是中国最主要的出口拉动,因此即使在对东盟、俄罗斯等新兴经济体上出口保持韧性,也难以改变整体的出口下行趋势。
风险提示:疫情不确定性风险,地缘政治风险,经济下行风险。
(王德伦为兴证资管首席经济学家)
X 关闭
Copyright © 2015-2022 热讯机械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豫ICP备20005723号-6 联系邮箱:29 59 11 57 8@qq.com